【www.huxinfoam.com--實用范文】
廉潔,漢語詞語,最早出現(xiàn)在戰(zhàn)國時期偉大的詩人屈原的《楚辭·招魂》中:“朕幼清以廉潔兮,身服義爾未沫。”東漢著名學者王逸在《楚辭·章句》中注釋說:“不受曰廉,不污曰潔”,互信范文網(wǎng)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了廉潔小故事100字左右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!
丹心要學月月紅
蘇東坡是我國北宋時期的一位著名詩人。他在擔任徐州知府時,以為官清廉、剛正不阿、不畏權(quán)勢,執(zhí)法嚴明著稱,受到徐州百姓的稱道和傳頌。至今徐州城鄉(xiāng)還流傳著他不少的佳話。
蘇東坡五十歲的`時候,家人要為其祝壽,蘇東坡一再制止,并囑咐家人不準宣揚。誰料,壽辰這一天,來了一個送禮人,雙手抱著一盆盛開的月季花,家人便問:“請問尊姓大名,有何事”來者說:“我叫趙錢孫李,來祝壽的。”家人聽罷,奇怪地笑道:“那有這樣的名字呢”來者說:“我本姓趙,右鄰姓錢,左鄰姓孫,對門姓李,知府大人今年五十大壽,大家推薦我送一盆月月紅,給知府大人做壽禮。”家人聽后,知是百姓心意,本想收下,但大人從不收禮,只好叫來者說出理由,那人思忖片刻,道出:“花開花落無間斷,春去春來不相關(guān)。但愿大人常康健,勤為百姓除贓官。”家人把詩寫在紙上,叫仆人把詩送給蘇東坡看,讓他來處理此事。不一會蘇東坡出來,親自收下那盆月季花,笑著詠詩道:“趙錢孫李張王陳,好花一盆黎民情。一日三餐撫心問,丹心要學月月紅。”
后蘇東坡雖賦閑回家,但他一生清正廉明、懲貪除惡的好名聲卻在民間永遠流傳。
“廉潔使人坦蕩,奢貪使人悲戚”,作為領(lǐng)導干部必須要以廉為榮、以奢為恥、廉潔自守、克己奉公。以下四則小故事值得一讀。
其一為“新鞋踩泥”?!端纱皦粽Z》的作者張瀚初任御史時,曾去參見都臺長官王延相。王延相沒有大談為官之道,只給張瀚講述了自我的一次乘轎見聞:一天,乘轎進城,路遇大雨。一轎夫腳穿新鞋,從灰廠到長安街,留意翼翼擇地而行,生怕弄臟了新鞋。進城后,路面泥濘漸多,轎夫一不留意,踩入泥水坑中,由此便高一腳低一腳地隨意踩去,不復顧惜了……王延相說:“為官之道,亦猶是耳,倘一失足,將無所不至矣?!”張瀚聽了這個“新鞋踩泥”的故事后,“退而佩服公言,終生不敢忘”。此后多年,他嚴謹從政,廉潔為官,之后升任被稱為“朝中第一官”的吏部尚書,建樹頗多,名留青史。
其二為“子罕辭寶”?!蹲髠飨骞迥辍份d文:春秋時,宋國有個人得到一塊玉石,將它獻給掌管工程的大臣子罕。子罕不肯理解。獻玉石的人說:我以前把這塊玉石拿給玉工鑒定過,他認為這是一塊寶玉,所以我才敢獻給您。”子罕說:“我把不貪圖財物的這種操守當作是寶物,你把玉石作為寶物。如果你把寶玉送給了我,我們兩人都喪失了寶物;還不如我們都保有各自的寶物。”故事中,子罕恪守“不貪為寶”的信條,巧妙拒玉,寓意深刻,真正給人教育和啟迪。
其三為“公儀休拒魚”?!痘茨献拥缿枴酚涊d了一個公儀休拒魚的故事:戰(zhàn)國時期魯國國相公儀休愛吃魚,有人投其所好送魚給他,公儀休不收。問其原因,他說:“正因為喜歡吃魚,所以不能理解,此刻我作為國相,能夠用自我俸祿買魚吃,如果此刻收了魚而丟了官,誰又會送給我魚呢?所以我不能理解啊。”公儀休“好魚而不貪魚”,實乃其深知“貪贓、枉法、丟官、受懲罰”之間的內(nèi)在聯(lián)系,愿每位領(lǐng)導干部任前任中都時刻不忘認真算一算政治帳、經(jīng)濟帳、家庭帳。
其四為“滅官燭看家書”。據(jù)宋周紫芝《竹坡詩話》記載:北宋時期有位州官,為人極其廉潔。一天晚上,有人從京城送來一封上司的來信。他猜想這必須是朝廷有什么重要指示,立刻命令公差點上蠟燭閱讀。誰知讀了一半,他又命令把官家的蠟燭吹滅,把自我買來的蠟燭點上,繼續(xù)往下看。公差很納悶,難道官家買的蠟燭不及他自我出錢買的亮嗎?之后才明白,那封信有小半是關(guān)于他留在京城家屬的狀況,他認為這是私事,不能點官家的蠟燭。在有些人看來,為了半封家書,竟然換燭再讀,實在有點“小題大做”。但正是這樣的小事,卻更能從細節(jié)上表現(xiàn)出一個人的品質(zhì),更足以讓當今存在公“話”私打、公車私用、公請私吃、公費私游等等凡此種種揩公家油的一些領(lǐng)導干部汗顏。
為官之道,盡在其中矣。
廉潔,自古以來就是一種可貴的品質(zhì)。人們把廉潔視為一種美德,把敗壞看作社會的一顆毒瘤。廉潔,關(guān)系著國家的前途和命運。因此,每個朝代的領(lǐng)袖人都提倡廉潔的作風。廉潔,既是一個好官的標志,也是我們小故事前進的目標,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擁有廉潔的好品質(zhì)。
我曾經(jīng)讀過一篇短文,題目叫《公儀休拒收禮物》。文中,一位宰相,一人之下、萬人之上。一條小小的魚作為禮物送給他,他也竟然毫不猶豫的拒絕了。因為他深知,一條小小的魚身上,蘊藏著多少陰險的計劃,甚至是一個天大的陰謀。他正是知道這點,才不會收下任何禮物。他就是——公儀休。公儀休拒收禮不但為了自己,更為了朝廷、百姓。也證明了他廉潔、正直和聰明的品性。他這種正直、為民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,想想,如果世界上多一些像他這樣的好官、好人,那社會一定會更美,人們生活得更開心、快樂,他永遠是我們的楷模,是我們學習的榜樣。
廉潔清正永遠是時代的呼喚,勤政廉政永遠是人民的期盼。在這全新的二十一世紀,我們小故事怎樣才能算是廉潔,怎樣才能讓廉潔走進學校?我想應該是同學之間不比吃穿,遵守校規(guī),不違反紀律,在校內(nèi)、校外都要不亂扔果皮紙屑,保持環(huán)境清潔衛(wèi)生。使我們生活的環(huán)境變得更美,讓樹更綠,花更紅。在學校,老師布置的作業(yè)一定要按時完成;在家里,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……生活中,這些十分瑣碎的小事,都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否有好的品性,是否廉潔。
少年興則國興,少年強則國強。二十一世紀的我們,肩負著祖國的未來,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,做一個廉潔的好學生,不辜負祖國對我們的期望。
讓我們行動起來,用廉潔的春風,喚醒那些“沉睡”中的人們。讓我們攜手共創(chuàng)一個廉潔的美好社會。
文章代寫:13258028938(同微信)